下⼀场中东战争——兼论⼤国的战略调整
2007-11-12
⼀
以⾊列不能容忍任何⼀个中东国家拥有核武器。丧失军事主动权
意味着亡国。为此,以⾊列勇于独⼒挑起再⼀次中东战争。以⾊列有
能⼒独⼒应付任何规模的中东战争。除了核战争。
美国不愿再次陷⼊中东战争。但是,如果以⾊列受到攻击,美国
绝对不会袖⼿旁观。失去以⾊列在中东的存在,美国也就失去了在中
东的战略⽀点,也就意味着美国失去对中东的有效控制。这对于⽯油
美元将是致命打击。
⾃从⾦美元变成油美元,美元的价值表达⽅式与⽯油紧密连结在
⼀起了。操纵⽯油的价格就是调整美元的价格。
请注意,这⾥⾯有⼀个重要的逻辑关系。⽯油价格标志着美元价
格;⽯油价格急剧上涨意味着美元急剧贬值;美元贬值意味着美国购
买⼒下降;美国购买⼒急剧下降意味着全球需求急剧减少;全球需求
急剧减少意味着全球供应的⼤规模过剩;严重的供需失衡意味着经济
衰退。结论出来了,⽯油价格急剧上涨意味着全球性的经济危机。
请注意,这⾥⾯还有⼀个重要的经验推理。危机,是弱者的危
险;是强者的机遇。危机,永远是送给有备者的礼物。谁是有备者
呢?
⼆
笔者反复强调,请注意美国即将开始的战略调整(见笔者⽂章
《美国即将开始战略调整》)。美国为⽯油危机,也就是经济危机,
准备了整整35年。上⼀次⽯油危机,也就是1973年的⽯油危机,是美
国的第⼀次⼤规模的美元价格调整,其历史意义在于美国成功的将⾦
美元变成了油美元。油美元将美元价格与⽯油价格捆绑在⼀起,形成
了美元与资源价格完美的反向联动。美元价格从70年代的⾕底开始上
抛,在90年代升到峰顶,到现在再次跌落到⾕底,完成了长达35年的
美元价格抛物线过程。现在即将开始进⾏另⼀次抛物线过程。笔者反
复强调,弱美元之所以弱,是美国为了强美元积聚势能,绝对不是美
国⼈放弃强美元策略。强美元是美国的基本国策。
美国⽤油美元成功击败了苏联。⼋⼗年代末的低⽯油价格,极度
增强了美元的购买⼒,极度增强了美国的战略能⼒;相反,⼋⼗年代
的低⽯油价格,极度削弱了卢布的购买⼒,弱化了苏联的战略能⼒。
在⼽尔巴乔夫主导下的苏联,⽆法应对低⽯油价格对卢布的打击,失
去了硬通货购买⼒,苏联⽆法通过国际贸易满⾜国内需求,产⽣⽆法
遏制的通货膨胀,深刻的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。
三
笔者认为,美国已经完成了第⼆次美元价格⼤规模调整的准备。
这个准备将体现于美国能源政策和⼈⼜政策。笔者将之定义为:由油
美元⾛向绿⾊美元。
新能源政策将迫使世界⽣活⽅式发⽣根本改变:
第⼀,绿⾊能源的理念,将使⽣物技术成果转化为强⼤⽣产⼒。
资本、技术和劳动⼒将迅速流⼊第⼀产业——农业。新型农业将为美
国带来⽣产⼒巨⼤的发展,将使美国劳动⽣产率迅速提⾼。
第⼆,新能源的理念,将引发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产业化。将再次
振兴美国的⼯业。节能产品的全球化普及,将极⼤的压抑传统制造业
的利润空间。没有充⾜的科技与技术储备,没有强⼤的资本投⼊,后
⼯业化国家将再次被打⼊价值⾦字塔的底层。
第三,新环保法律的全球规范化,将为美国提供全球⼲预的新理
据。美国将凭借其强⼤的政治与军事影响⼒,⼲预其他国家的经济发
展⽅式。在民主霸权之外,衍⽣出环保霸权。
新⼈⼜政策将⼤幅度提⾼美国国家的战略能⼒:
第⼀,从亚洲,主要是从中国和印度⼤量移民优秀年轻的⼈才。
这是⼀箭四雕的⾼明策略。⼀是解决⼈⼜⽼龄化;⼆是平衡拉丁语系
⼈⼜⽐重;三是提供美国科技优势的⼈才源泉;四是抽空竞争对⼿的
核⼼竞争⼒——智⼒。
第⼆,⼤规模的移民,特别是⾼素质⼈才的移民,将不可避免地
引发资本的⼤规模流动。对于中国和印度这种贫富极端分化的国家,
富⼈的出⾛意味着资本流失;对于美国⽽⾔,则是资本⼤规模流⼊。
第三,新移民带来两个最有经济意义的结果:投资和消费。这对
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不⾔⽽喻。那时候美国的次级按揭问题将迎刃
⽽解。财政⾚字和贸易⾚字问题将消化于⽆形。
不要以为这是危⾔耸听。对于中国⽽⾔,⼈才和资本外流是现在
进⾏时。中国的精英们不仅仅正在⾛出去,⽽且开始第⼆代海外⽣
育,落地⽣根了。
四
美国的战略调整需要契机。美国最好的契机都是战争。
设想⼀下,在2008年某⼀天,或许就在复活节,以⾊列突然攻击
伊朗,美国“被迫卷⼊”以伊战争。⽯油价格上涨到200美元⼀桶,或
者更⾼。⽯油危机爆发。⽯油危机同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。
中国和印度不可避免陷⼊严重衰退。甚⾄有可能引发政治危机。
⼈才和资本开始⼤规模外流。财政和⾦融陷⼊严重困境。
欧盟脆弱的联合将经受严峻的考验。欧元强势的历史将结束。欧
元甚⾄存在解体的危险。
⽇本将在⽯油危机中重回负增长。由于国内改⾰的迟缓,⽇本将
持续弱化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。
唯有俄罗斯是⼀个变数。⽯油危机将是俄罗斯的伟⼤历史机遇
期。如果,俄国⼈懂得将适时开始与美国同步的产业⾰命,将在此成
为举⾜轻重的经济强国。
美国将“被迫”开始能源新政。这次能源⾰命,⽆异于⼀次新的产
业⾰命。新的产业⾰命将⼤⼤拉开后⼯业化国家追赶的距离。
笔者⼿中没有⽔晶球,不是算命先⽣。这只是⼀种假设。⽽且可
能是不科学的假设。但是,没有假设,就没有预见。没有预见就没有
预案。对于⼀个⼤国,没有战略思维,没有战略预见,没有战略准
备,是极其危险的。
五
中国始终缺乏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。我们不喜欢哲学的思辨。我
们习惯接受根据权⼒层级作出“英明”判断。对于权贵们判断的错误,
我们再给予宿命论的解释。我们称之为国运。
数学是科学,因此也是冷酷的。是谁有选择的突出“伟⼤”的GDP
增长。是谁却故意忽略了全部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。中国全部净资产
收益率的低⽔平是骇⼈听闻的,竟然只有美国的⼗分之⼀。那意味着
我们创造价值的能⼒极低。中国的GDP就本质⽽⾔是⼀个假象。构成
中国GDP实质的是通过资本化实现的资产价格重置。重复⼀遍,是资
产价格重置,⽽不是创造新价值。严谨的数学逻辑告诉我们,我们通
过资本化的⽅法实现了财富增加,但那不完全是我们创造的,是前辈
留给我们的隐性财富的显性化。我们获得了好的⽣活,是因为我们的
前辈们的⾟勤劳动,积累并储备了天量的价值。我们只是狡猾⼀些罢
了。花费前辈的积累,没有什么好骄傲的。千万不要再搞资本化“⼤
跃进”,“⼤跃进”之后总有⼤灾难,不要再为败落预留伏笔。
社会学很难在中国成为科学。中国的资本化带给中国的是急剧的
阶层分化。精英阶层截取了新增财富的主要部分。截取的⽅式既不属
于社会主义也不符合资本主义。⽬前,没有社会学理论可以解释中国
现象。但是,历史⾃有轮回的逻辑。
经济学在中国是经典的伪科学。中国的经济学家没有建⽴⾃⼰的
概念和逻辑,根本⽆⼒解释中国的经济现象,更加没有能⼒科学阐述
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过程。中国的经济学可怜的贡献在于为精英阶层
辩护。中国⼈对GDP的假象描述,中国⼈对创造价值的曲解,中国过
度资本化的进程,⽆不是经济学伪科学化的表象。
在这样⼀种环境下,任何战略性思考都是困难的。
六
然⽽,中国不能没有战略性思维。中国要因应美国即将开始的战
略调整,开始⾃⼰的战略调整。
笔者已经在过去的⽂章⾥反复提出策略性建议。在这⾥只做概
述。
⾸先,必须开始铁腕宏观调控。第⼀,遏制过度资本化趋势,不
要继续这种失控的资本化“⼤跃进”;第⼆,遏制房地产业的⾮理性亢
奋,迅速推出公务和居屋政策,打击⼟地囤积和房产投机炒卖⾏为;
第三,迅速收窄息差,压缩实质负利率,制⽌利益集团对货币政策的
⼈为扭曲;第四,减少对⽔、油、电、汽等资源要素价格的操控,提
⾼其市场调节的功效。
其次,必须⾼度重视战略资源的储备。第⼀,⼀定要狠抓粮⾷,
⼤⼒提⾼粮⾷的⽣产和储备,特别是民间的储备;第⼆,⼀定要狠抓
财政结余,通过减持国有股权,建⽴起充⾜的财政结余,为未来危机
时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做准备;第三,⼀定要狠抓能源、贵⾦属等
战略资源储备;第四,⼀定要转变外汇储备结构,增加黄⾦储备,增
加对俄罗斯等危机受益国的投资。
再次,积极部署中国⾦融资本的战略出击(见笔者⽂章《中国⾦
融资本的战略出击》)。
最后,要设置⼈才和资本的边防线。警惕⼈才和资本的⼤规模出
逃对中国形成的冲击。中国要坚定不移的实施税制改⾰,将⿊灰收⼊
和⿊灰资产纳⼊规范化管理的轨道。
七
中国⼈厚道。总是喜欢把别⼈往好处想。
美国财长保尔森先⽣来中国70余次,跑了很多地⽅,包括农村和
偏远⼭区。据说保尔森先⽣是环保⼈⼠,⾮常关注鸟⼉。到13亿⼈⼜
的国家关注鸟⼉,有点意思。笔者知道,保尔森先⽣在积极推进建⽴
世界环境银⾏。世界环境银⾏,会替中国因补贴世界⽽破坏了的环境
买单吗?会为中国的鸟⼉清理⼀⽚蓝天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世界环境
银⾏将以“公正”的⽅式建⽴“普世”认同的技术规范和法律规范。美国
的战略⼤师们谋取的是战略制⾼点。拥有了环保技术规范和法律规
范,就牢牢控制了游戏规则制定权。就等着美国⼈法律创新吧。那个
⼈⼉⽐鸟⼉还多的国家,可能会成为未来的“环境流氓国家”。基于环
境保护的经济制裁会更加残忍。这毕竟是“普世价值”。还在为GDP⾼
兴吗?还在为世界⼯⼚⾃豪吗?
中国⼈善良,总是把事情往好处想。
中国⼈不喜欢战争,中国⼈⽆⼒制⽌战争。但是,中国⼈不能愚
蠢到不为战争做准备。有⼈说,美国是⽯油消费第⼀⼤国,⽯油价格
上涨对其⾃⾝并⽆益处。这是⼀种没有数学逻辑的感性判断。⼀个⼈
有100元钱,只⽤1元钱买油,涨百分之三百,不过是3元钱,没有什
么⼤不了。1%涨到3%,顶得住,受得起。⼀个⼈只有10元钱,⽤2
元钱买油,涨百分之三百,就是6元钱,很⼤的问题啊。20%变成
60%,顶不住,受不起。中国正在成为汽车轮⼦上的国家,中国整体
经济规模却⽐美国⼩得多。任何关于⽯油的战争,⽆异于对中国开
战。
⼋
笔者钦佩美国的思想库,钦佩美国的战略规划的⼤师们。他们总
是⾼屋建瓴,牢牢掌握国家发展战略的制⾼点。在战略与战术把握
上,是如此的娴熟与完美。我们期待着中国。你不仅仅是⼀个世界⼯
⼚,不仅仅是⼀个经济⼤国,也应成为思想的⼤国。中国需要战略规
划的机构,需要⼀代又⼀代战略规划的⼤师们。
孙⼦⽈:预则⽴,不预则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