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_09_23_中国如何处理⾦融肥猫


中国如何处理⾦融肥猫

2009-9-23

九⽉G20峰会将讨论处理⾦融风暴后遗症问题。其中,西⽅的政
治家们强烈要求规范⾦融⾏业的发展。特别是在遏制⾦融⾏业以及从
业⼈员谋取暴利的问题上,西⽅政治家们反响极其强烈。

这是⼀个⼗分严肃的道德问题。这是现代经济伦理中最具代表性
的道德问题。所有西⽅政治领袖⽆⼀例外地郑重表态。这绝⾮仅仅是
⼀种姿态。现代资本主义已经⽆法接受通过⾦融欺诈获取暴利。

⼗分有趣的是,中国在这个问题上保持了沉默。

中国是否存在⾦融肥猫呢?中国是否存在⾦融暴利呢?
在中国:猫虽⼟,但更肥;⾦融不发达,利润更惊⼈。

更为有趣的是,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极度不透明。中国的肥猫具有
官僚买办特征。中国肥猫的⾦融暴利是免税的。中国⼈甚⾄搞不清楚
肥猫到底赚了多少钱。

⽼实说,笔者喜欢⽼外使⽤的“⾦融肥猫”这个词汇。准确⽣动。

夜⾏,敏捷,残酷,还很低调。

但是,在中国,使⽤“⾦融肥猫”⼀词可能存在⼀些问题。中国存
在特有的“猫论”。中国的猫极少是野猫。西⽅的“野猫”是不能与中国“家
猫”相提并论的。中国的猫参与了⽠分国有资产和转移国民福利的所
有勾当。他们甚⾄根本就不屑于“欺诈”的。他们参与“分肥”就已经⾜
够了。中国的猫们是荣耀的。他们已经成为中国上流社会的中坚⼒
量。

或许,这正是中国政治家沉默的原因。

我们已经习惯于将复杂的道德问题简化为技术问题。例如,我们
也是重视⾦融监管的,我们偶尔也会抓⿊嘴、⿊庄之类的⼩猫三两
只。不过,也仅此⽽已。

笔者不能不重提中国的经济伦理问题。经济伦理混乱,就本质⽽
⾔是社会道德沦丧的结果。中国社会的审美意识已经严重扭曲了。抓
住⽼⿏就是好猫。赚到钱就是英雄。在中国,已经没有⼈对财富流动
进⾏道德追问了。在中国,⾦钱已经异化为道德的⼀部分。不要忽视
道德问题,道德⽔准决定了政治经济制度的⽔平。

中国有⼀个好词:猫腻。

看到⼤⼩⾮,你是否感觉到猫腻了呢?
看到⽆限放⼤的房地产信贷,你是否感觉到猫腻了呢?
猫腻就猫腻吧。收⼀点点税总是可以的吧。⽐如说,资产增值税
或者资本利得税。或者,我们也赶时髦,也搞它⼀个托宾税。我们总
不能永远只是针对劳动课税吧?
笔者⽆语。笔者可以⽆语。但是,政治家不能⽆语。

笔者希望中国领导⼈旗帜鲜明地反对⾦融暴利。⼤声地说出来,
真正地做起来。道理实在是太简单了。我们的执政党是共产党,我们
的主义是社会主义。最低限度,我们也要限制⼀下外国来的⾦融肥猫
吧。


文章作者: blinkfox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blinkfox !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