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均⽥制到房地产政策
2009-10-6
⽑泽东领导的第⼆次国内⾰命战争,也叫⼟地⾰命。⼟地⾰命
(1927-1937),指第⼆次国内⾰命战争时期,党在⾰命根据地开展打
⼟豪、分⽥地、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,满⾜农民⼟地要求的⾰命。中
国共产党在⾰命根据地开展打⼟豪、分⽥地、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
⼟地⾰命,满⾜了农民的⼟地要求。1931年春,⽑泽东总结⼟地⾰命
的经验,制定出⼀条完整的⼟地⾰命路线。那就是:依靠贫农、雇
农,联合中农,限制富农,保护中⼩⼯商业者,消灭地主阶级,变封
建半封建的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⼟地所有制。这条路线,调动了⼀切
反封建的因素,保证了⼟地⾰命的胜利。此后,在第三次国内⾰命战
争(解放战争)期间,⽑泽东再次发动⼟地⾰命,赢得了解放战争的
全⾯胜利。建⽴了新中国。我喜欢这句话: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。
⽑泽东战胜蒋介⽯的法宝就是⼟地⾰命。打仗打的是⼈、财、
物。必须建⽴稳定的根据地,必须有源源不绝的⼈、财、物⽀持。熟
读历史的⽑泽东清楚割据称王的基本逻辑。中国农民⾰命⾃古就有均
贫富的传统。均贫富的核⼼就是均⽥。有趣的是,在中国历史上最系
统建⽴均⽥制的竟然是⼀个少数民族⼲部。他的名字叫拓跋宏(467-
499),史称北魏孝⽂帝。
均⽥制是中国古代北魏⾄唐中叶封建政府推⾏的⼟地分配制度。
西晋末年,中国北⽅在长期战乱之后,户⼜迁徙,⼟地荒芜,国家赋
税收⼊受到严重影响。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,北魏孝⽂帝于太和九年
(公元485年)颁布均⽥制并开始执⾏。主要规定:(1)男⼦15岁以
上,授种粟⾕的露⽥40亩,妇⼈20亩。奴婢同样授⽥。耕⽜1头授⽥
30亩,限4头⽜。授⽥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。授⽥不准买卖,年
⽼或⾝死还⽥,奴婢和⽜的授⽥随奴婢和⽜的有⽆⽽还授。(2)男
⼦授桑⽥20亩。桑⽥世业,不必还给国家,可传给⼦孙,可卖其多余
的,也可买其不⾜20亩的部分。产⿇地男⼦授⿇⽥10亩,妇⼈50亩,
年⽼及⾝死后还⽥。受⽥以后,百姓不得随意迁徙。贵族和官僚可以
通过奴婢和耕⽜另外获得⼟地。地⽅官吏按官职⾼低授给数额不等的
职分⽥,刺史15顷,太守10顷,治中、别驾各8顷,县令、郡丞各6
顷,不准买卖,离职时交于继任者。北齐、北周、隋、唐都沿⽤均⽥
制,具体办法有所变更。北齐男⼦18岁开始授⽥。唐代⼥⼦不授⽥,
男⼦授永业⽥20亩,⼜分⽥80亩,狭乡减半。永业⽥、⼜分⽥均不得
买卖,但迁徙和⾝死⽆⼒营葬者可卖永业⽥,从狭乡迁往宽乡者可出
卖⼜分⽥。均⽥制的实施,肯定了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,使农民摆
脱豪强⼤族的控制成为国家编户齐民,保证了国家的赋税收⼊。从北
魏太和九年(485)政府颁布均⽥令开始实施,经东魏、西魏、北
齐、北周、隋到唐建中元年(780)废弛,前后约三百年。
笔者对北魏均⽥制深存敬意。拓跋宏同志1500年前就实现了封建
主义公有制。尤为精彩的是,由政府强制实施,将⽆产阶级⼀次性转
变成为中产阶级,初步建⽴了和谐社会。这个鲜卑族同志对中国历史
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拓跋宏同志发明的均⽥制,最伟⼤的意义是使⽆产阶级跑步进⼊
中产阶级。因此,拓跋宏同志的“⼟地⾰命”获得了⼴⼤汉族⼈民的热
烈欢迎。出⾝北⽅少数民族鲜卑族的拓跋⽒得以⼊主中原,建⽴幅员
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北魏,并延续⾹⽕达⼀个半世纪(386-534)。
从此,中国历史的循环在经济层⾯⾮常简单:⼟地兼并——均⽥
——再⼟地兼并——再均⽥。再也没有什么新的创意。
拓跋宏同志逝世1510年后,中国仍然在历史⼤循环⾥转圈圈。⽑
泽东时代的主题是均⽥。⽑泽东逝世之后的主题,慢慢地又转向了兼
并。
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很复杂吗?这不过是⼀个可悲的笑话!
三代⼈负债(卖⾝)购买⼀间七⼗年产权的房⼦,实际购买的⼟
地⾯积可能仅为⼏平⽅⽶,⽽且仅仅是使⽤权。这是谁的⼟地啊!这
是什么样的⼟地政策啊?这⾥究竟发⽣了怎样的⼟地兼并呢?
熟悉中国历史的⼈都知道,⼟地兼并会产⽣两个严重后果:
第⼀,失去⼟地者将⼤量沦为奴⾪。
第⼆,国家将减少税收和徭役的来源。
有记载的三千年历史中,王朝灭亡基本上源于⼟地兼并。
不要轻视中国近年来的房地产政策。这不过是⼤规模⼟地兼并的
序曲⽽已。
何谓⼟地兼并:⼟地兼并,是指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⼤地主、
⼤官僚⼿中,⽽农民则越来越多地丧失⼟地,甚⾄根本就没有⼟地。
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的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。⼤地主为了拥有更多的
⼟地,采⽤各种卑劣⼿段,尤其是灾年(包括⾦融风暴),地主巧取
豪夺让拥有⼟地的农民变卖⾃⼰的⼟地和房产沦为佃农。
⼟地兼并的现代⽅式叫做城市化。佃农的新名词叫做农民⼯。
当然,原城市居民未必⽐佃农好多少,他们是⾼级的佃农,他们
有⼀个好听的名字:⼯薪阶层。不过,那些负债供楼的⼯薪阶层本质
上仍然属于佃农。
笔者喜欢进⾏假设。如果⽑泽东突然有⼀天从纪念堂出来,了解
到现在的房地产政策,他会说些什么呢?中国进⾏了两次国内⾰命战
争,其核⼼都是⼟地⾰命,解放的实质含义就是均⽥。1949年后,中
国的⽆产阶级差⼀点就跑步成为中产阶级了。⾮常遗憾,仅仅过了六
⼗年,他们中的多数可能将会再次沦为佃农。说句不礼貌的话,六⼗
年前的均⽥制搞得不算太好。拓跋宏同志的均⽥制实施了三百年,北
魏延续了⼀百五⼗年。我们是不是太短了⼀点⼉。
举⽬四望,找不到中国的经济学家。是的,或许有吧。不过,那
也不过是⼀些从事经济学的佃农。是的,在中国,经济学佃农是⼀个
相当时髦的职业。可是,你能指望佃农们说些什么呢?
笔者喜欢鲜卑族青年拓跋宏。笔者也喜欢北魏的书法。北魏书法
⼀扫两晋铅华,朴拙雄强,巍巍乎⼀派王者⽓象。笔者亦⽆法忘怀那
⾸震撼魂魄的《敕勒歌》。笔者不知道该如何描述拓跋⽒。他们是马
背上剽悍的民族,他们横扫千军如卷席。可是,他们⼼⾥⾯想的却是
“风吹草低见⽜⽺”。他们就能将带⾎的⼟地分给了贫苦⽆依的奴⾪。
他们的眼界、胸怀、⽓量、才华令多少帝王毫⽆颜⾊。
笔者实在没有兴趣谈房地产了。笔者喜欢没有佃农的时代,⼀个
能够英雄辈出的,⼤⽓磅礴的时代。